是周朝由禮制規定的爵位等級[1],相當於貴族附庸之階級,主要職責是管理平民及征戰[2][3]。在春秋戰國時「士」開始文武分途[4],形成「好文者為遊士,尚武者為遊俠」[5]

權力與地位

西周時代的「士」在封建制度裏的階級身份處於卿大夫之下,庶民之上,居於中(即國都中)[3],是「國人」中的主要成員,受宗法制支配,與國君卿大夫有着親疏不等的宗法關係,對大夫有直接的隸屬關係[6][7]。內部還有上士、中士、下士之別,其社會地位相差亦很大,主要擔任卿大夫家臣,以俸祿為生或依賴於自己的「食田」,此外還佔有少量奴隸,作為最低等的貴族時常與平民階層膠着在一起[6][8]

「士」大多受過六藝教育並文武兼資[9][4],被要求懂弓馬駕車、吟唱下棋,成為出能武入能文的通才[10]。軍事是周朝國家政治的中心[11],「士」即王公大夫之衛士[12],是受貴族祿養的職業軍人[13]。士自己持有武器、糧秣和車馬等裝備財產[14],有統馭平民之權利,亦有執干戈以衛社稷之義務,亦稱作「國士」以示地位之高,晉「公卒」與楚「王卒」皆選用國士擔任,相當於禁衛軍[3]

變遷與起落

春秋後期,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,宗法制動搖,再加上私學興起,士階層的成分、地位和作用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[6]。在此背景下,戰國時期的「士」的身份進一步模糊化,地位不再明晰[1],一些作為門客的士往往具有多重身份[1]

「士」主要就於「文」和「武」兩個方向演化[15],與過往接受六藝之「士」文武並重不同,戰國後的士不再附帶射(射箭)、御(駕車)等軍事訓練,基本以文為重,而其地位亦未以分封制為依託[7]。隨着秦漢中央集權制的建立與發展,「文士」逐步官僚化,演變形成「士族[16],同時「武士」階層由於失去固定階級而逐步消解,殘存為遊走民間的遊俠[9]

道德標準

孔子提出「士」的道德標準:「行己有恥,使於四方不辱君命,可謂士矣。」[17],「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。仁以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後已,不亦遠乎?」。[18]

荀子將「士」分為「通士」、「公士」、「直士」、「愨士」,並指出通士「上則能尊君,下則能愛民,物至而應,事起而辨」,公士「不下比以闇上,不上同以疾下,分爭於中,不以私害之」,直士「身之所長,上雖不知,不以悖君;身之所短,上雖不知,不以取賞;長短不飾,以情自竭」,愨士「庸言必信之,庸行必慎之,畏法流俗而不敢以其所獨甚」。[19]

參見

參考文獻

Wikiwand in your browser!

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. On steroids.

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,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's search results,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.

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, simple,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, safe and transparent.